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每一份努力都至关重要。近日,由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牵头成立的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辖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贡献着力量,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2024年7月22日,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黄岛公安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中心由黄岛分局联合街道司法所、综治办、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共同组建,旨在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专业的调解服务。通过探索实施“一个平台、双轨并行、三级联调、四调融合”的“1234”工作举措,创新开辟了警地资源深度融合、高效协同联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新路径,将警地联动调解工作做细、做实、做出成效,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为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隐珠样板”,持续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动力。
自成立以来,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默默耕耘在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联动调解矛盾纠纷215起,成功化解195起。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见证了中心在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隐珠街道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辖区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众多从而形成涉企矛盾纠纷多发态势,警地联动调解中心搭建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对话平台,通过非诉讼途径高效化解涉企经济纠纷,节约诉讼时间和成本,用实际担当护航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去年11月份,通过招商引资,国内一知名民营企业落户隐珠街道,黄岛区某建筑公司通过招投标对该公司进行承建,按照合同约定,到今年2月份该企业应付给建筑公司工人劳务费300万元,但因资金周转问题该企业未付清所欠劳务费,建筑公司工人于某等人采取在施工现场停工讨薪并扬言上访的方式,要求对方给付劳务费。此事如果处理不好不但将影响公司的建设进度,同时也成为社会的一个不安定因素,对营商环境也会造成不良影响。110接警后,将相关当事人带至警地联动调解中心调解处理。调解员接收调解后,从上午9点到晚上9点,从情、理、法多个角度切入,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日常接报警中收到的家庭矛盾纠纷不同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往往掺杂更多的道德情感因素,通过警地联动中心调解是比较稳妥的处理方式。刘某甜与孙某源系夫妻关系,2025年1月3日,二人因感情纠纷吵架,孙某源动手打了刘某甜,刘某甜报警处理。经了解,二人长期感情不和,但为了家庭和孩子,刘某甜不想离婚,但也不同意与孙某源和好,要求对孙某源进行批评教育,保证今后不再家暴。警地联动调解中心随即介入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孙某源书面向当事人刘某甜赔礼道歉。孙某源保证今后尊重刘某甜,不论发生任何情况,决不能对刘某甜进行打骂;双方当事人在今后家庭共同生活中,要做到夫妻互敬互爱、团结互助,共同建设幸福和谐家庭。通过警地联动调解中心“柔性调解”和公安“刚性保障”成功调解此次纠纷。

据黄岛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于成立前,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在体制机制、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上都实现了质的飞跃。之前,街道各类警情都由民警一揽子处理,而在警地联动调解中心成立后,建立起了矛盾纠纷排查、矛盾纠纷预警、矛盾纠纷联动化解三大机制体制,使得矛盾纠纷的排查、预警和联动化解更加顺畅。
在调解方式上,中心成立前,矛盾纠纷的调解方式单一,民警工作压力大,效果不理想。中心成立后,对工作及进驻人员进行统筹协调、统一管理,并采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调解方式,根据不同的矛盾纠纷类型,可以选择合适的调解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调解成功率。
在工作效率方面,中心成立前,派出所民警既要处理警务工作,又要化解矛盾纠纷,精力分散,工作效率较低。中心成立后,有力承担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使派出所民警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执法办案中,办案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隐珠街道警地联动调解中心的成立和运行,是黄岛公安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上的一次创新和探索。未来,黄岛公安分局将继续加强警地联动调解中心的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调解效率,为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通讯员 宋永凯 吴 昊)
责任编辑:邱 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