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43岁的"80后"掌门人 能否抗住业绩承压带来的变化?

时间:2024-12-12 11:56 来源:今日

 

作者 | 高凌朗
编辑 | 汪戈伐
图片来官网


11月22日,海信家电发布重要人事变动公告,43岁的"80后"高玉玲接替58岁的代慧忠担任董事长一职。不过,这位财务背景出身的新任掌门人上任之际,正值公司业绩承压的关键时刻。

财报显示,海信家电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19.4亿元,同比下滑0.08%,归母净利润仅为7.7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6.29%。
要知道,同期美的集团实现营收同比增长8.0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86%;海尔智家实现营收同比微增0.47%,但归母净利润增速达13.15%。
显然,相比行业龙头企业,海信家电在品牌力、产品力和盈利能力上存在明显差距。
“80后”董事长高玉玲被看作海信家电步入新发展阶段的标志,她在资本运作方面颇有建树,曾担任海信集团收购Gorenje项目的财务负责人,她成功推动了这笔约2.9亿欧元的并购交易。
公司年报还显示,高玉玲2023年税前报酬达334.13万元,合计薪酬606.97万元,在海信家电董监高队伍中位居前列。
我们认为,在全球经济环境深度调整、家电行业加速变革的背景下,这位善于并购的年轻掌门人的上任,能为海信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想象空间。

 

海信集团的前身是1969年成立的国营青岛无线电二厂,最初以生产收音机起家,随后逐步扩展到电视机、变频空调等黑白家电的研发生产。如今,海信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家电行业的领导者,年营收超过2000亿。
海信集团旗下目前拥有海信视像、海信家电、三电控股、乾照光电、科林电气五家上市公司。其中,除海信视像外,另外四家公司均是通过并购获得的。值得一提的是,海信的发展历程中,并购始终是其快速扩张的核心战略。
1994年起,海信先后拿下了淄博、贵阳华日、辽宁金凤等地方电视机厂,快速扩大黑电市场版图。2006年,海信以6.8亿元收购科龙(即现在的海信家电),这一战奠定了其在白电领域的基础地位。
进入2018年后,海信加快了全球化布局的步伐。东芝电视、Gorenje、日本三电等国际品牌相继被收入囊中。2023年,海信投资16.05亿元收购LED芯片厂商乾照光电;2024年又成功入主科林电气,将业务版图拓展至高科技产业。
不难看出,海信集团在家电市场站稳脚跟后,仍然通过并购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如新能源汽车上游、LED芯片等,海信实现从家电产业向B2C、B2B并重的产业布局转型,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
另外,在并购完成后,海信集团往往能够实现双方优势资源和技术的整合。例如,东芝电视的生产利用了海信供应链的优势,同时海信推出了融合东芝画质和音频技术的新产品。
作为海信集团旗下的白电主力军,海信家电2023年营收达到860亿元,根据集团2000亿的营收估算,占比达到42.8%。
然而,海信家电2024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为27.93亿,同比增速下降了111.63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下降,毛利率和净利率也有所降低。
家电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随着市场饱和度的提高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海信家电已经走到寻求突破的时刻。

 

海信家电当前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内外销业务发展不均衡。
海信家电2024上半年财报显示,境内业务营收253.28亿元,增速仅为3.52%,但毛利率保持在31.92%的较高水平。相比之下,境外业务虽然实现182.05亿元营收,增速高达27.87%,但毛利率仅为11.13%,远低于境内业务。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海信家电海外生产能力不足,需要通过境内工厂生产来满足订单需求,这大幅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关税支出。
二是为了快速打开海外市场,企业可能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竞争策略。相较之下,美的集团今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毛利率达到28.4%,反映出海信家电在海外市场的品牌竞争力仍有提升空间。
研发投入的差距也直接影响了产品竞争力。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海信家电研发费用率为3.49%,低于海尔智家的4%和美的的3.56%。
值得一提的是,以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正大举进军家电领域。奥维云网数据先显示,截至2024年第43周,小米空调已跃居中国线上市场第三位。在冰箱、洗衣机等品类上,小米也频频占据销量榜前列。
另外,相较于海尔智家、美的集团等同行,海信集团的两大家电业务平台现在采取的仍是“双轮驱动”模式,两个业务并行经营。
此前,海信将黑白拆分上市,是为了平衡两部门的发展。但随着用户生活习惯的变化,海信视像(海信集团的黑电业务)的增长空间已经极为有限,黑白电拆分已经不利集团的协同前进。
面对当前困境,市场普遍认为海信家电有两种可能的发展路径。
一方面是走降本增效路线,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来改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继续通过并购整合提升竞争力,这一策略在海信集团历史上屡试不爽。
新任董事长高玉玲不仅精通财务管理,她善于从财务视角把控企业战略。此前的Gorenje的案例中,她作为海信集团财务组负责人,主导项目从讨论到实施的完整过程。
要知道,Gorenje在欧洲拥有4%的市场份额,产品遍布70多个国家。海信通过收购Gorenje,相当于增加了70个国家的销售渠道和旗下六个子品牌,迅速完成了欧洲市场的扩张
政策方面,"新国九条"、"创投17条"以及证监会"并购六条"等政策的出台,为上市公司并购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也为擅长并购的高玉玲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
显然,随着海信管理层新老交替的不断进行,其发展策略也将面临重新调整。对于高玉玲来说,如何开辟集团新的增长空间,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考验。

    相关内容

    返回电脑端网页>>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榜样力量]愿做一缕微光,一直在,一直亮———泊头市交河镇城里小学平凡教师事迹
    下一篇:山东五莲县新媒体协会会长孙炳红:以公益之心 架起农产品销售的桥梁

    网站首页

    客服QQ:1912035365 地址:北京市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大厦

    广电节目制作与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5699号

    中广中文(北京)国际融媒体中心主办

    Copyright © 2002-2020 中广中文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触摸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