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正文

胶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强校提质教学研讨暨青年教师素养提升培训活动在胶州市云溪实验学校举行

时间:2025-04-14 16:13  [来源:中广中文网]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胶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胶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强校提质教学研讨暨青年教师素养提升培训活动于近日在胶州市云溪实验学校举行。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于娟娟和胶州市近6年入职的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参加本次教研活动。
    
    公开课(研究课)展示:
   首先,胶州市云溪实验学校贤璐老师出示七年级《法律保障生活》研究课。课程起始,贤璐老师运用法律知识竞赛作为导入环节,点燃了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与热情;进入主体教学阶段,又以“权利对对碰”、“拼图大作战” 等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将法律知识融入其中;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踊跃地发表个人见解,彼此之间相互交流、思维碰撞,感受法律保障生活的强大力量,课堂气氛热烈融洽。
    
    接着,上合示范区实验初中石慧敏老师出示《观绿色亚冬会 筑美丽中国梦》二轮复习课。本节课以“绿色发展”专题复习为核心目标,结合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的时事热点,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原创题目,将中考考点融入闯关活动与小组积分机制中。本课分为三个环节:固本强基梳脉络,绿色办会绘蓝图,绿色生活践行动。通过“知识整合—案例剖析—能力迁移”的路径,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我国绿色发展实践路径,同时强化学生分析材料、提取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课后研讨环节,两位授课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磨课思路与教学反思。贤璐老师剖析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一是时间把控不当,小组合作时间规划欠佳致推进略仓促;二是深度拓展不够,讲法律作用理论挖掘浅;三是生成性问题处理不力,需深挖教育价值。尤其提到在突破教学难点时,虽尝试多种方法,但效果仍有提升空间,后续将继续探索更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
     石慧敏老师全面分析了本课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优点是:一运用当下时事热点素材作为情境,进行了原创题设计;二利用小组挑战的方式,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不足之处在于部分学生参与深度不足,在小组合作中,个别学生停留在表面讨论,未能深入分析绿色发展措施背后的政策逻辑;中考链接的精准性待加强,在原创题中的设问形式有些单一;最后情感升华环节稍显仓促,学生情感共鸣不够深刻。
    
     总结提升
    胶州市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于娟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她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对二轮复习的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她要求青年教师要加强教学目标的研究、教材文本的解读,要在教学设计和情境选取以及任务的设置等方面多下功夫。其次,她要求教学反思要有预设反思,要有目标达成度。最后,她对青年教师提出以下建议:要有教育情怀,保持初心和热爱;要精心研究教材;要研究课堂和试题;要主动学习。
   四月芳菲未尽,教育薪火长传。本次活动是强校提质工程的有效实践,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相信全体道德与法治青年教师在教研员的引领下,以匠心深耕课堂,以情怀滋养灵魂,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共同书写胶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华章!(张学龙 通讯员 魏延武)

   责任编辑:邱 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胶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强校提

33项国奖!恒星人再创佳绩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3+9+8!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