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路玉军介绍了《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有关情况。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管委副主任王磊,上合示范区管委副主任、胶州市政府副市长郭晓钟,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邢东亮共同出席发布会。
一.立足青岛特色优势,服务融入重大国家战略
青岛因港而兴,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具有良好条件和发展基础。青岛港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良好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航线网络和领先全球的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技术,成为全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青岛港联结全球700多个港口,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外贸原油接卸港、集装箱干线港和北方三大外贸铁矿石接 卸港之一,海铁联运量连续九年保持全国第一,2023年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居全球第四位、第五位。
建设青岛国际航运中心,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行动,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在山东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中“打头阵、当先锋”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青岛在全国开放大局中的地位能级、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6月21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成立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的通知》,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曾赞荣和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担任“双组长”,市政协主席孟庆斌担任执行组长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正式成立。专班下设1个办公室、9个工作部,相关成员单位抽调力量集中办公,各部室按照职责分工扎实推进重点工作,着力解决港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港口和航运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外航运中心建设先进经验,起草完成了《方案》,确定了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总体思路和指标体系,明确了未来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方案》的发布实施有助于构建层次更高的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标志着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进入了崭新阶段。
《方案》提出,到2026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初见成效,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7.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600万标准箱,航线总数达到240条,海铁联运箱量突破255万标准箱,欧亚班列开行规模突破1100列,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超过1900亿元。到2028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二.锚定五大战略目标,三年行动方案亮点纷呈
《方案》提出了五大战略目标:
基础设施领先化、航运网络全球化。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新增码头通过能力2600万吨,港口专业集装箱设备自动化率超过55%,专业干散货设备自动化率超过90%,港口清洁能源使用率超过65%;完善综合集疏运体系,董家口至五莲铁路及胶新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沈海高速、董梁高速主体建成通车。优化拓展海上航线网络,新增集装箱航线15条,新增国际中转通道30条,国际中转集拼箱量年均增长10%;完善内陆港布局,内陆港总数达到56个,依托上合示范区建设青岛港延伸港区和国际陆港,构建通达全球的双循环陆海物流网络。
航运贸易多元化、金融服务链条化。推进油品混兑、船舶燃供等新业务,争取获批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加注资质,船舶交易服务业务规模突破240艘次,交易额超过10亿元,累计培育100家跨境电商海外仓。大力发展航运保险,围绕货物、物流、贸易等港口要素,提高港航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力争2026年航运保险保费收入超过3.1亿元,港口供应链金融业务发生额达到140亿元,青岛国际能源交易业务发生额达到2500亿元。
港产城联动一体化、口岸通关便捷化。邮轮母港启动区8个项目建成投用,邮轮在青运营航次25个,到访上海、济州、福冈等8个中日韩三国城市,董家口港区大宗商品储运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创新口岸通关物流新模式,深化智慧口岸试点建设,健全服务机制实现船舶“在港零待时”,青岛海运口岸集装箱货物跨境贸易口岸时效、口岸信息化水平、口岸监管环境在全国名列前茅。
海事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专业化。提升国际海事法律服务功能,建立海事海商案件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培育100人的律师服务队伍,打造10家海事海商专业律师事务所,促进青岛海事仲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海事人才引进力度,累计引进2400名海事青年人才,成立国际航运中心研究机构,建立港航专家库,推动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国际海员服务中心建设,提升海员服务保障能力。
数字港口智能化、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打通港航物流大数据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共治”数据平台,实现平台注册用户57万人,惠及港航企业2.1万家。促进港航数字产业发展,深化“人工智能+智慧港口”示范应用,开放40余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培养不少于500名人工智能应用人才,形成一批可落地、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解决方案。
三.实施十三项重点任务,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速推进
围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不断提升青岛现代航运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方案》明确了“强化航运中心规划引领、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港口绿色低碳发展、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航运物流、加快拓展航运贸易市场、强化航运金融服务保障、促进港产城联动发展、提升口岸服务功能、提升海事法律服务能力、强化海事人才引进培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港口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等13项重点任务,并进一步细化为53项分解事项,清单化、责任化全面推进落实。
8月31日,《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获交通运输部、山东省政府联合批复。《青岛港总体规划(2035年)》立足于我市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定位,切实完善航运服务集聚区港口功能配套;明确依托国际邮轮港区加速聚集金融保险、船舶管理、海事仲裁等航运服务企业和机构;依托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等产业,强化发展国际中转、跨境电商、汽车整车进口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依托董家口经济区积极发展原油、铁矿石、液化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贸易;加快青岛港从物流港向枢纽港、贸易港、金融港、数智港转型,进一步提升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竞争力。
此前,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聚焦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了“四张清单”:
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清单,梳理各领域重点建设项目,强化全周期管理,推进项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达效;
二是招商洽谈对接清单,梳理港航产业链头部企业、优质资源,拉出清单、主动对接,加大项目招引力度;
三是对上争取政策清单,列出需要上级支持的重要事项,积极争取政策、资金、试点等支持;四是协调解决问题清单,汇总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协调推动解决。
发布会上,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管委副主任王磊,介绍了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在构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开展的有关工作及下步具体举措;上合示范区管委副主任、胶州市政府副市长郭晓钟,介绍了上合示范区在畅通“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及下步具体举措;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邢东亮对青岛港在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介绍。
随着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青岛将开启城市发展的新篇章。未来的青岛,定将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出无限的可能与活力。
编 辑:邱 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