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胶州市铺集镇紧紧围绕“实干突破年”总体要求,把在外贤达工作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高线”工作,凝贤心、聚贤智,着力丰富统战资源,激发统战活力,激励引导在外贤达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招商引资牵线搭桥。
一是建立贤达信息库,发掘人才资源。铺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胶州籍在外贤达的联系联络、服务引导、组织凝聚工作,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对铺集籍在外贤达开展调查摸底,通过群众推荐、电话联系、微信联络、座谈联谊等方式,组织各新村(社区)在市工商联推送148人人才库基础上,结合青岛市文明市民、最美胶州人等活动评选和各村实际,充实在外贤达60人。目前已建立涵盖高校教授、知名企业家、科研人员等在内的“人才库”。
二是实施分类管理,动态调整更新。收集在外贤达工作领域、专业特长、返乡意愿等详细情况,根据行业、职业等设置军、政、商、医、学、工6大类,科研、金融、文化、教育等10小项分类标准,登记入册,针对性依托工商联、商会、知联会等组织做好智能家居行业在外贤达的联络。实行动态管理,定期通过电话、微信和实地拜访等方式加强与在外贤达常态化联络交流,掌握在外贤达工作变动、职务升迁等情况,及时更新数据,调整补充贤达信息库。
三是加强多渠道联络,系牢游子“乡情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在外贤达日常联系。线上分管领导利用包联新村胶贤机制,通过打电话、加微信的方式与所包贤达取得联系,新村(社区)建立在外贤达微信群,定期推送镇上重大发展动态、招商引资政策、节日问候等信息,打通在外贤达需求与家乡发展需要的信息屏障。线下把握春节、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上门走访慰问返乡贤达20余名。邀请返乡贤达调研特色产业、参观重大项目、提出发展建议,共收集相关意见建议8条。
四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活动开展丰富有效。依托商会、知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组织,引导在外贤达充分发挥在助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联合商会捐赠防溺水器材,助力铺集镇重点水域防溺水救生器材配置强度;联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开展结对资助“春蕾女童”活动,向“春蕾女童”捐赠三万余元爱心款;与铺集镇消防中队开展“学雷锋 志愿行”走访慰问活动,为村里困难群体送去关怀和慰问;彭家庄在外贤达张奎义向孝老幸福食堂捐赠爱心餐盘100余套。截至目前,共开展活动7次。
下一步,胶州市铺集镇将持之以恒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引领在外贤达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为助力胶州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情感联络。利用重大节日在外贤达返乡契机,召开座谈会,开展“贤达故乡”行等活动;建立帮扶亲属制度,对于有困难的亲属群体,组织人员定期或不定期送温暖,帮助其解决生活中实际难题。通过亲情拉动,上下联动,宣传发动,让乡情牵动贤达心。
二是加强宣传报道。积极将家乡的新变化、新发展、新面貌传达给在外贤达,通过他们的人脉和资源,广泛对外宣传铺集的区位优势、丰富资源和优秀文化,吸引更多的项目落地、人才落户。
三是加强结对服务。摸排在外贤达创业类型,就业方向,调研返乡就业需求,对于有意返乡创业的实现一对一对接,分析其适宜方向,帮助其规划可落地项目。(张学龙 通讯员 贺玉芳 )
编 辑:邱 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青岛莱西河头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
青岛莱西河头店镇开展“和谐农村
艾山脚下的双向奔赴| 2025年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