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乡村振兴看区市”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四场——崂山区专场。崂山区副区长苏文鹏,崂山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妮妮,崂山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张子超,崂山区北宅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于晓到会发布。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青岛市新兴高端产业的核心集聚区、极具活力的科技创新区、优质旅游资源的聚集区和旅游业发展的主阵地,崂山区同时也是一个小城大乡、三元要素叠加的新城,挑战与机遇并存,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和美乡村建设前景广阔。
2018年以来,崂山区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和全市共同富裕先行区的目标,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国家级荣誉20余个、省市级荣誉30余个。
一、定目标、建机制,强势推动
2018年以来,崂山区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和全市共同富裕先行区的目标,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国家级荣誉20余个、省市级荣誉30余个。
坚定“一个目标”
紧紧围绕“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目标,牢牢把握富民强居这个核心,抓点带面、成方连片,高质量推进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总体工作思路。全省率先启动2023年—2027年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工作,擘画“茶果飘香、山海仙居、红瓦绿树、民富村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蓝图。
健全“一套体制”
2018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区乡村振兴暨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一办六委”工作架构;2019年,结合机构改革将领导小组改为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调整“一办五专班”工作体制。成立了全省首家乡村振兴专门工作机构——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中心,开展实体化工作推动。
完善“一套政策”
全省率先制定区县级扶持办法——《崂山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扶持办法》,配套出台《关于推动崂山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崂山茶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崂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补实施细则》等一系列强村惠农政策,形成一套完备的政策支撑体系。2019年以来共统筹各类资金近60亿元,优先用于农业农村,支持乡村振兴。
夯实基层基础,扎实推进“六基工程”
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乡村组织振兴的关键之举,确定100项重点任务,区级领导同志挂帅,专班推进、清单落实。集中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三年行动,提标育强了一批“创优”“示范”型党组织,东麦窑村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晓望村获评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强化“头雁”带动,全面建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以区管干部标准大抓村级班子建设,对139个村级班子全覆盖考察调研,创新组建以192名农村优秀人才为主体的后备力量“成长训练营”,储备村干部队伍“源头活水”。强化村党组织书记典型培育,13名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专业化管理范围,5人被授予“崂山区基层基础建设贡献奖章”。
整合治理资源,着力增强党建统领乡村治理效能
建立“7+X”标准化体系,打造12处“示范引领型”、24处“标准提升型”党群服务阵地,推动更多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创新开展“185”城乡治理体系、党建统领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乡村治理“八小工程”,实现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机融合,培育10余个基层治理示范社区。
聚焦“三个关键”,着力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机制”上,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指挥部,统筹抓好各项工作;“标准”上,细化20项具体要求,建立量化打分体系,确保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制度”上,相继出台农村改厕、污水处理设施建管等文件,制度体系完善。
紧盯“四大难题”,着力解决“干什么”的问题。紧盯生活污水治理难题,敷设污水管网1500余公里,全省率先实现生活污水应治尽治、黑臭水体“整县制全域治理”;紧盯生活垃圾治理难题,创新施行“3+4+3”垃圾分类处置模式,垃圾分类农村社区覆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紧盯农村改厕管护难题,建立智能化管护系统平台,实现报抽、报修、评价、反馈的闭环管理;紧盯村容村貌治理难题,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创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9个,“美丽庭院”创建率连续三年领跑全市。
抓实“三项机制”,着力解决“保长效”的问题。抓实城乡一体化管护,垃圾收运市场化、区域管理网格化、作业主体多元化、质量监管经常化,实现山、海、林、田、河、村全域管理;抓实居民自治常态化,通过资金奖励、强化宣传等举措,提升居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抓实督查考核激励,坚持“日巡查、周考核、月通报、年考核”,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始终位列全市第一。
坚持示范引领
围绕“村村出精品、点线面提升”的目标,2022年以来聚力打造总投资10亿余元的3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安排2亿余元推动23个村庄产业配套、微整治精提升和综合服务中心建设。2个示范片区分别列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
打造特色品牌
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培育国家驰名商标企业3家、省著名商标企业5家,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5个。推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处,8家茶企入围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生产经营主体名录。组织成立崂山茶产业集群党建联盟,启动崂山茶区域公用品牌战略,成功申报“崂茶一号”国家品种登记,推出崂山茶“龙须”“凤羽”高端品系,崂山茶文化系统入选山东省首批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录,崂山茶区域品牌价值达15.98亿元,作为山东省茶叶类唯一代表进入“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声誉评价报告”前50名。
推进农文旅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今年是全省的“消费提振年”,崂山区以全省乡村好时节·LET’S购主题年的总体安排为主线,借助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东风,结合崂山区传统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旅资源,错峰谋划了樱桃花节、鲅鱼节、茶节、樱桃节、馒头节等特色节会,全面展示崂山全域皆景、四季可游的独特魅力,持续打造输出崂山区“特色产业+文化体验+节庆旅游”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的IP品牌,实现生态资源向生态价值转变、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转变。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发展思路,组织开展乡村旅游品质提升行动,形成“一社区一品牌一特色”的工作局面,涌现出仙居崂山、乐活美宿等一批融地域特征、人文风情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精品民宿。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全国乡旅精品路线1条,省级以上乡村旅游称号120余个。
强化人才支撑
出台《关于推动崂山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完善乡村人才“1+4”工作体系,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新时代“汇智崂山”人才系列工程,全方位引育乡村人才。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发挥9家智库联盟单位和17名智库专家智力优势,推动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培育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1名、齐鲁乡村之星11名,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2处。累计完成高素质农民、“金蓝领”、 新型学徒等各类乡村技能人才培育5万余人次。
强化文化引领
持续抓好文明创建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成率100%,区级以上文明社区占比92.67%。抓好传统文化保护,打造全市首家山东手造·非遗体验中心,3项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加大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培育省级文化先进社区2个,省级示范农家书屋、书香之村、书香农家等15个,创建第二届文化强省建设示范区,北宅街道获评山东省第六届“全民阅读书香之乡”。
强化改革创新
开展“百企进百村、促振兴共富裕”行动,22个村企建立合作关系,总投资1.4亿元的14个联建项目稳步推进。创新“12432”工作法,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组织账务分离。坚持“组织力+市场力”相结合,制定《强化党建统领推动乡村公共资源共享促村集体增收的实施意见》,推动乡村公共资源共享促村集体增收,累计成立乡村共富公司105家,带动村集体增收5177万元,2022年,75.5%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以上;今年上半年,36%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以上,71%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五十万元以上。
建机制,形成帮扶合力
出台实施意见、制定工作方案,汇聚全区各界力量、各方智慧参与到协作工作中。380余人次主动赴当地对接,问题导向、精准扶贫。
育产业,创新消费扶贫
搭建桥梁,引导企业在协作地投资达4.1亿元,受益贫困人口7680人。“线上”“线下”结合,对协作地农特产品进行推广、促销,协助帮扶地区农特产品销售达6.93亿元。
聚资源,深化帮扶领域
累计向协作地提供财政帮扶资金3.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教学医疗条件改善等项目;捐款捐物8000余万元,80多家企业和社会组织与协作地村庄建立结对关系;在协作地召开招聘会5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1万个。
强支援,补齐医教短板
组织崂山区15家医疗机构帮助协作地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举办专题培训30余次,培训4000余人;邀请医学专家赴协作地为留守儿童发起“光明行动”,其中,胸椎结核和唇腭裂手术填补当地该项手术史上的空白。援建马关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张鲁集乡轩楼小学教学楼等,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组织崂山区学校与协作地80余所学校建立结对关系;选派优秀校长及教学能手赴协作地交流。
同时,崂山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省内菏泽市郓城县的对口帮扶工作,累计援助资金4000余万元,硬化道路约6.3万平方米、修建桥梁12座,惠及群众5.2万多人。协助引进的郓城修文外国语学校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项目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已建成。
下一步,崂山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崂山打造全市共同富裕先行区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生态振兴、生态致富的路子”“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动农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全力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打造中创崂山标杆、作示范实践。(邱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