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大刘家,前些日子搬到城里住了,现在是附近工厂的几名工人在住。”刘晶指着桌上的平面图说道:“我今天值班,晚上过去跟这几个租户见个面登记一下。还有这里,老王家嫂子家里,也有段时间没过去了……”
刘晶不是本地人,却比本村人更了解这里每一户居民的情况。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放着胶州市九龙街道洛庄社区8个村庄的村庄平面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村里的每一个地块和房屋。户主信息、家庭情况、现在是什么人居住,哪一户是商店,哪一块地是谁家的,他全部进行了详尽标注和登记,而且一直坚持动态更新。

这些村庄平面图,是他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领着村干部一点一滴标注出来的,不确定的地方都会实地查验。“见过干活认真的,没见过这么认真的,大家都服他,也都信任他。”洛庄社区主任王硕说道……
刘晶,今年35岁,瘦高个,脸上常挂着笑,他经常把自己说成是“憨憨”,但在辖区群众的心里,他却是踏实、勇敢、信任的“代名词”。他是胶州市公安局九龙派出所的一名辅警,2009年参加公安工作,15年的深耕细作,让他把根扎在了九龙这片土地,成了这一方百姓心目中的“贴心警官”。
多走一步,才能走到群众心坎里
一上午时间,刘晶接了20多个电话,这对他来说是常态……“群众遇到难事了,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找警察帮忙,不管能不能办好,咱最起码得叫人家心里热乎。”这种朴实的想法,让刘晶的电话成了辖区群众“常备”号码,纠纷、求助、报案,对 “大事”他一丝不苟,对待一些“小事”他也是乐此不疲。

翻开刘晶的笔记本,上面记着这样一句话“社区工作没什么窍门,多走一步,才能走到群众心坎里。” 他总是随身揣着这本笔记本,走到哪儿、记到哪儿,每项工作、每个想法他都在本子上列得清清楚楚,工整清秀的字迹,透着一股子认真劲儿。
一次刘晶到辖区企业走访,发现这里雇佣了几十个外地人做工,却因为订单多、任务紧,一直没有到所里办理居住证。他了解情况后立即汇总了所有外地职工的身份信息,当场传回所内登记制证,之后又把送证送到了企业。还有一次,他从村干部处得知,已经90岁高龄的张大爷独自生活,身份证不见了又不方便到派出所补办,耽误了不少事。刘晶得知情况后,当即把户籍室的同事带到了老人家中,身份证办好了以后,他又提着米面去看望老人。小事虽小,却能积微成著,正是这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让周边的村民有了贴心依靠。在十几年的社区警务工作中,他先后收到了群众的锦旗、感谢信40余面(封),这都是在点滴小事中建立起的信任与厚爱。
铺下身子搞宣防,辖区6个村实现可防性盗窃案件“零发案”
如何守护一方百姓?刘晶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除了高压打击,还是要“以防为先”,作为洛庄社区警务室的负责人,他决定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建好社区宣防阵地。2019年,刘晶积极争取支持,经过多方筹措在洛庄警区警务室建设了“安防体验室”。这个坐落在农村砖房里的安防体验室可不简单,它整合了各类可防性案件宣传教育,涉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盗、防火、禁毒等内容,还设置了毒品、防攀爬倒刺等实物宣传展柜。依托体验室,刘晶定期邀请社区居民、学生、企业员工参观交流,有了体验室,周边村庄的村民经常主动联系刘晶到体验室参观,这里已然成了公安宣防和构建警民和谐关系的重要阵地。

除了建设宣防阵地,刘晶还经常到辖区的村庄、学校、企业开展宣讲活动,他还进一步延伸互联网阵地,线上帮助九小场所业主、村庄居民、企业负责人等分析发案规律和特点,剖析防范技巧。自安防体验室建立以来,刘晶已开展60多场宣讲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在刘晶的精心耕耘下,他的辖区实现了刑事警情连年下降, 8个村庄中先后有6个实现了可防性盗窃案件“零发案”。“想尽办法为父老乡亲减少损失,这是社区警务室的重要职责。”刘晶说。
2021年,刘晶在居民郭先生家走访时,郭先生反映其儿媳吴女士经常和网友一起进行投资,每次投资100元钱到500元钱不等,还曾拉拢其一起投资。刘晶通过郭先生的叙述,怀疑这是一种以投资国家重点工程为诱饵的新型诈骗手段,为了防止吴女士继续投资,刘晶立即让郭先生带他来到吴女士家做劝阻工作,但吴女士坚称自己没有被骗。面对执拗的吴女士,刘晶心里像着了火一样着急,一连好几天上门劝说,最终吴女士慢慢醒悟过来,删除了那些拉拢投资的微信好友。这件事以后,郭先生每次碰到刘晶,总会邀请他到家中做客,这是群众对他感激之情的朴素表达。几年来,刘晶先后上门见面劝阻唤醒30余人,帮助群众止损80余万元,一传十十传百,刘晶的名字很快就在群众之间流传开来,都对他扎实的工作赞不绝口。
用“百姓的方法”化解矛盾,他很能“平事”
邻里矛盾、夫妻吵架、噪音纠纷……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基层工作能力的试金石,九龙派出所立足辖区特点和治安状况,创新推出“一体双融多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警务工作新模式,涌现出许多调解高手,刘晶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今年5月,九龙街道成立了“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中心内专门设置了警务调解室,专门选派刘晶作为派出所的驻站代表,负责中心的涉警事务,截至目前已接收公安类纠纷25起,化解23起,进一步为基层治理的实践贡献了自己的光和热。“解决群众之间的问题就得说老百姓的话、用老百姓的方法。”刘晶在一次次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出了自己一套独到的做法,使他逐步成为社区和谐的“调和剂”。
毛先生和王先生都是九龙辖区的居民,双方本是关系不错的朋友,却因一名女性朋友产生争执,在争吵中,毛先生将王先生打伤,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这次冲突成为了双方的心结。刘晶了解这一情况后,先后找到双方进行谈心,经过沟通发现两人都念着多年的情谊,但也都放不下面子,一来二去也就僵持起来。掌握基本情况后,刘晶又连续多天登门和两人拉家常,从情从理从法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化解双方矛盾,终于解开双方心结,双方达成和解,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有不少很头疼的事,刘晶都能解决,他是真有两下子。”刘晶的同事说道。

世上难事千千万,但就怕“认真”二字。刘晶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儿,也体现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除了日常社区走访,他主动与警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警组接报的纠纷警情进行复盘分析,发现有可能引发案件的,就主动和当事人对接,详细问清矛盾纠纷的缘由,摸清双方当事人的家庭情况和关系人,坚持用“百姓的方法”解决“百姓的事情”。社区居民王某和李某因为在集市上买东西发生纠纷,得知纠纷后,刘晶通过摸排得知王某的亲戚和李某是很要好的朋友,可以作为中间人进行调和,他便主动找到这名中间人寻求帮助,后通过刘晶和中间人的多次登门劝解,最终王某和李某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
自任社区辅警以来,刘晶先后有效化解辖区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让40余对“冤家对头”摒弃前嫌,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扎实的工作,让刘晶赢得了群众和领导的信任,10月25日,上级领导到胶州市调研工作,第一站就来到了九龙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对多元化调解工作给与了高度评价。“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这是我的荣耀,也是我从警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刘晶激动地说道……
雷霆手段,他是“尖刀班”的带头人
时至“大雪”节气,胶州夜间的室外温度已经降至零下,在城乡结合部的一处出租屋外围,刘晶和同事们已经在寒风中“静候”了两个多小时……“回来了!”随着一束灯光由远及近,刘晶拽了拽民警赵相君的衣袖,刘晶的敏锐度在所里是有口皆碑。就在电动车挺稳的瞬间,抓捕小组按照既定计划同时出击,顺利将盗窃电缆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抓获。
在刘晶的从警历程中,这样的抓捕经历数不胜数,您不要感到惊讶:在辖区群众中享有威望的刘晶,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九龙派出所“尖刀班”的队长。“刘晶同志虽然看起来温温和和的,但身上有一股韧劲儿,是我们所公认的‘拼命三郎’。”胶州市公安局九龙派出所所长赵诚说道。
在群众面前他是的热心肠的民警“小刘”,但在嫌疑人面前,他就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尖刀。
为了有力打击违法犯罪,九龙派出所于2021年成立了“尖刀班”,由4名辅警组成,配合办案民警开展图侦抓捕工作,刘晶凭借着他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成为“尖刀班”的第一任领队,一直持续到现在。仅2024年,他和他的战友就配合民警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10余人,占到全所抓捕人数的85.64%,期间他先后参加经侦、电信网络诈骗等10余个专案,是不折不扣的“利剑钢刀”。在青岛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期间,刘晶跟随专案组远赴广西南宁连续奋战一周,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8人。今年4月,他主动请缨参加市局盗窃专案,跟随专案组连夜赶赴淄博张店区,从夜间到凌晨、到白天、再到夜间,不眠不休,高强度的持续工作,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人,挽回受害人经济损失20余万元钱。

“尖刀班”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有时候在外面一待就是几个星期,“一个月得有一半的时间住在单位,忙的时候一个月就回家一趟,我们是打心眼里佩服晶哥”。刘晶是派出所年轻同事眼中的榜样,他对公安工作的珍惜和感情常常感染着他们。刘晶参与过抓捕行动的大要案不胜枚举,但在刘晶眼中大案与小案并没有区别:“我们干工作不是为了寻刺激,而是因为群众需要我们,我们公安工作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我们是老百姓的依靠。”
2024年11月18日,派出所值班组接到报警,一户村民自家菜园的大白菜被偷了。刘晶看到王大哥的名字,想起他之前也报过类似警情,刘晶充分考虑到报警人的心情,便立即联系了他,并和处警民警迅速赶到被盗现场。经过了解才知道,王大哥家菜园的白菜不仅多次被人偷,其他邻居家的菜园也经常被偷,之前也报过警,但是都没有破案,因为附近没有监控,案子没有线索,他还特意装了监控,结果还是被偷了。王先生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刘晶深刻感受到了他的失望,脸上火辣辣的:“前面几次没有线索,是监控条件不足,但这次人家自己装了监控,要是还抓不到人,就说明我们太无能了!”案子虽小,但却给群众心中埋下了失望的种子,这让刘晶心急如焚。回所后,刘晶和同事加班加点对周边的天网监控进行地毯式的排查,还和民警多次返回现场实地探查,最终成功找到嫌疑人的落脚点,将其抓获归案。

这就是刘晶在他眼中的案件没有大小之分,只有百姓的期盼和作为一名辅警的使命感。从警15年来,他一直不忘自己的从警初心,在一点一滴的奋斗中书写自己的从警故事。
午后,难得休憩时间,刘晶的笔记本电脑上正在播放最近的热播剧《人民警察》,他对公安工作的热爱,渗透进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他的家人支持他,他的同事仰仗他,辖区的群众信任他,因为他身上发散出来的光,照亮自己的同时,也照亮了别人。此刻,阳光落在了他的脸上,温煦而充满希望,对他来讲,自己已经潇洒地奔跑在梦想的大道上。(通讯员 吴昊)
编 辑:邱 宇
免责声明:中广中文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